当前位置:首页 > > 培训详情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第二期培训工作坊通知

活动类型:教学工作坊

学分类型:培训机构(含学校组织的培训)提供的专题培训和研修项目     学时:1.0   学分:1.0

报名时间:2020-01-07 14:12 至 2020-01-09 18:12

开课时间:2020-01-09 16:00 至 2020-01-09 17:00

主讲人:张金萍 张春英 赵伟强 连进玲           活动地点:

报名结束 已报名:23

培训内容:

时间:本周四(1月9日)下午4点

地点:理工楼123

本培训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中心”系列培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第二期的期中工作坊,主要内容为:

进行两个单元的学习总结

作业点评

优秀作业分享

要求第二期全体学员参加(无需报名),也欢迎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其他老师报名观摩。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中心’教学” 系列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的课程体系由培训师张金萍老师主授,由3个系列的专项培训组成,每期一个月左右,包括2-3次线下工作坊指导。其中1)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模块( 金课”教学之旅)。2)课程教学设计模块(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3)高水平在线课程建设模块(基于FD-QM标准 打造线上“金课),根据需要轮番开课。 当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模块)第二期正在学习中,有意愿参加第三期学习的老师们可直接加学习通班级(邀请码4532594)学习前面一半内容,成功提交作业方为报名成功可参加线下工作坊,继续后面的学习。咨询了解欢迎联系教发中心胡英姿(88344868,QQ156065477)


学中心教学是教育部一流本科建设和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的基本教学理念和要求: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如今也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学评奖评优的基本评价标准。


部分接受培训的教师感言: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程老师: 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以学为中心”不是句口号,而是由实实在在的一套理论体系来支撑的,以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三位一体的一致性构建为核心,每个环节又有很多细节需要关注,要上好一门课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的,既要考虑内容本身,又要考虑内容与学生、与线上线下的适应性,更需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上课,真的是门良心活。

张老师:以学为中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它是科学系统全面的,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到教学测评一致性建构,需要从多维度来设计的教学方法法了。这次教学活动使我对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认识从感性笼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具体的认识。我会根据这次学的的量化表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测评方法,以期把听力课建设成符合两性一度要求的金课

刘老师: 一致性建构理念,对我的教学设计影响最大,教学目标之前一直感觉只是教学大纲的一项内容,也都是基于课程知识掌握的短浅学习目标,从来没有以更长远的视角审视教学愿景,课程活动的设计只是为了调动氛围而设计,忽略了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评测也后置,只有结果,却没有对教学活动和教学学习给予直接帮助,而这些问题,我之前都没有感觉到哪里不对,或者说没有明确的感觉哪里不对,毕竟传统教学就是这么教的,现在我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先立三观,然后用正确的价值导向再影响后期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我收获很大!谢谢张老师和教发中心的各位老师。

郭老师: 通过此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接触到了一种从全新的视角来进行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这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无论是学习目标的设定,还是学习测试的安排,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能在逐渐熟练掌握应用之后,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一点切实的效果。

   这种启发和收获,有来自授课内容本身的,也有来自授课形式的。
   比如学习测评,一方面,授课内容让我有很多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授课形式也让我深有体会和感触。从授课形式来讲,由于这次学习设置的作业难度普遍比较大,又抱着真正想学的心态来学习,所以为了通过测试,我只能反复研读课程资料,深入思考,使得线上学习质量得到了保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设置合适的学习测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
   由于工作原因,没能参加第一次面授,感觉还是蛮遗憾的。如果能多一些机会现场聆听和讨论,一定收获更大。

连老师: 通过参加张金萍教授线上培训课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接触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概念和理念,才真正认识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原来还需要如此精心的考量与设计,不论是学期整体,还是每节课程,甚至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整体设计、全面把握。   

朱老师: 参加这个课程,最大的收获是改变自己以教为中心的理念。一直准备怎么教,现在应该转变为学生怎么学。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调动他们的参与度,才是准备好学习。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测试三者之间一致性的构建关系,避免学习活动与测评脱节。同时也厘清了学习目标的阐述方式,更明确,更清晰,更具有可操作性。后面列举的对应学习活动丰富多样,可以在上课时灵活组合,相应教师学生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课程理念很好,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还有一段很长的摸索期要走,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少。希望还能得到指导教师随时答疑解惑。谢谢遇到的好学伴,一起分享。谢谢课程团队的辛苦付出。

李老师: 我最大的收获是教学理念的彻底改变。过去认为提升教学效果应该从教师入手,教师把教材备好,把PPT做好,把课讲好就能够吸引学生。实际上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对老师的知识传授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改变,由主演变为导演。教师的任务是设计高阶性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或者其他学习方式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问题导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如果说教学1.0是教为中心,教学2.0是学生为中心,那么教学3.0是以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活动,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去思考,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这也是学生和社会对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将对教师的创造性提出很高的要求,也只有真心热爱教学事业的老师会去琢磨和享受其中的快乐。张金萍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再次感谢张老师的辛勤付出!

“金课”教学之旅

黄老师:本次培训内容具体,实用,并不局限于理论层面的讲授,更有很多切实好用的操作范例,学后很充实,获益良多。感谢张老师和吴老师的悉心指导,两位牺牲假期的休息时间,一路相伴,辛苦了! 每次打开作业,点评详实,一语中的评语都让我深受感动和教育,两位对教学的用心和用情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谢谢!

任老师:通过这次“金课”培训,对AMAS四个营地学习内容有了了解,如何迅速激活,多元化学习、有效测评、简要总结,如何根据课型有效贯穿一起有很大帮助。每单元学完后有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巩固、反思。对传统的直接教学,AMAS教学法更加注重课程设计、过程学习,学生、师生互动,或者更注意参与、内化、应用,将教学娱乐化、多元化、个性化。其中有些方法的确有新意,希望能学以致用,非常感谢张老师和吴老师对老师们的培训。

冉老师:收获很大,颠覆了对教学的认识,我以前认为只要做到把知识点讲精讲透就是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其实不然,课堂教学不只是讲精讲透,这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同时还要激活学生的身体、情感、认知,这才是一堂有效的教学活动。而且有效的教学活动还要组织多元化的学习、有效测评与总结。

杨老师:原先只以为上课只是上课,学了金课才知道其实每个环节都有讲究和学问,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吸引学生而又言之有物,这是老师学识修养和个人修养的双重结合。作为一个老师,就是用心去做学问用心去对待孩子。

肖老师: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不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些方法虽然平时自己也在用,但是总感觉有不太顺畅的地方,通过这次培训,感觉对有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理解更透彻了,比如说pbl学习方法,以前经常进行这种项目,或者说小组学习,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命名,统一叫做小讨论。另外也感受到了培训老师的严谨和认真。虽然我每一次都很认真的去做作业,但是第1次被打回,然后没有提交成功,第2次作业平均分没有及格,看了老师的评语,感觉培训老师真的很认真。衷心感谢各位培训老师,希望这次培训能够对我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如此,善莫大焉。

英老师:通过这次金课培训,我感触良多。尽管是新入职的一名教师,我已经课堂授课多年,往往是通过观摩老教师上课,然后总结方法,学习,但基本未系统的学习过教师上课的方法,效果不理想,   这次学习AMAS有效教学模型,通过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活动和有效测评与反馈,让我意识到了,让一门课程变得高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是一门学问。   这门课程让人印象深刻的单元有很多,迅速激活单元能够较短时间内,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多元学习单元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模式和课堂组织原则对课堂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测评单元可以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测评来提升和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简要总结单元能够巩固知识,反思深化。   这些内容都对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新教师而言,都至关重要,也非常有帮助。   因此,我认为金课的培训非常有意义,对我的帮助也很大。   感谢张金萍老师和其他几位助教老师的辛苦付出,谢谢!

周老师:学无止境,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道难关,本来很模糊的一些概念,通过视频课程中的例子变得可操作化。知识也是无穷尽的,不能守着一汪死水,有很多新的东西是自己没学过的,所以要抱着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去学习,每一堂课每一个环节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学设计是一门学问,也是每个老师必须掌握的知识。